杂剧四大家

网上科普有关“杂剧四大家”话题很是火热,小编也是针对杂剧四大家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,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,希望能够帮助到您。

杂剧四大家指关汉卿、白朴、马致远、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。

1、关汉卿

关汉卿(约1234年以前-约1300年),原名不详,字汉卿,号已斋(又作一斋、已斋叟),汉族,解州(今山西省运城)人,另有籍贯大都(今北京市)和祁州(今河北省安国市)等说。

他一生的戏剧创作十分丰富。剧目有六十多个,剧本大多散佚。他的杂剧,有悲剧、有喜剧,题材广阔,深刻地揭露了元代腐朽黑暗的社会现实。他的《窦娥冤》、《救风尘》、《望江亭》、《鲁斋郎》、《单刀会》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。

2、白朴

白朴(1226年-1306年后),原名恒,字仁甫,后改名朴,字太素,号兰谷,祖籍隩州(今山西河曲),汴梁(今河南开封)人,晚岁寓居金陵(今江苏南京),金朝官员白华之子。元代杂剧作家,“元曲四大家”之一。

3、马致远

马致远(约1250年-1321年至1324年秋季间),号东篱,大都(今北京,有异议)人,元代戏曲作家、散曲家、散文家。马致远出生在一个富有且有文化素养的家庭,年轻时热衷于求取功名,似曾向太子孛儿只斤·真金献诗并因此而曾为官。

之后大概由于孛儿只斤·真金去世而离京任江浙行省务官,后在元贞年间(1295年初-1297年初)参加了“元贞书会”,晚年似隐居于杭州,最终病逝于至治元年(1321年)至泰定元年(1324年)秋季间。

4、郑光祖

郑光祖(1264年—?),字德辉,汉族,平阳襄陵(今山西临汾市襄汾县)人,元代著名杂剧家、散曲家。

所作杂剧可考者十八种,现存《周公摄政》、《王粲登楼》、《翰林风月》、《倩女离魂》《无塩破连环》、《伊尹扶汤》、《老君堂》、《三战吕布》等八种。

其中,《倩女离魂》最著名,后三种被质疑并非郑光祖作品。除杂剧外,郑光祖写散曲,有小令六首、套数二套流传。

杂剧的影响

元杂剧是中国戏曲史上的里程碑,是元人所作,也是中国戏曲的源头。元杂剧的出现,开启了戏曲发展的新纪元,对中国戏曲艺术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,特别是对后来戏曲的内容、形式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
元杂剧的剧本主要是由既有的小说、历史剧、传奇等文学作品改编而来,它不仅在形式上对这些文学作品进行了有机的继承和创新,推动了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和繁荣,同时也为后来戏曲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。

此外,元杂剧在表演艺术方面对后世也有深远影响,明清戏曲演员们所演的剧目,大都是由元杂剧改编而成的。

以上内容参考:百度百科-关汉卿

以上内容参考:百度百科-马致远

关于“杂剧四大家”这个话题的介绍,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,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!

发表评论